河南延津:聚焦主导产业 加快项目建设 奋力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来源: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10-24 10:13:35 浏览量:5357 字号:

近年来,该县在上下凝心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大背景下,火热的建设场面已成为黄河故道上的“标配”。一家家企业落地生根,一个个重大项目开花结果,该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2022年,该县共谋划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57个,总投资1561.28亿元,1~8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居全市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9%,居各县(市、区)第三位。聚焦主导产业,加快项目建设,成为该县奋力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围绕优势产业抓项目 实现主导产业再提质

按照“龙头带动、产业关联、空间集聚”的发展思路,该县充分发挥农业产业、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特色优势,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一是立足农业产业优势。以国家优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延津花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为引领,深化拓展以生态种植、农产品加工、农耕文化体验为主线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已形成“一产种植规模大、二产加工龙头壮、三产服务成体系,科技创新有支撑、联农带农收益高”的新发展格局。二是发挥食品特色优势。高标准规划建成12平方公里的集小麦产品加工园、面制品电商物流园、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园和小麦产业服务中心于一体的食品加工产业园,作为新乡市唯一一家以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园区,已被列入全省“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行动计划。目前,园区已入驻克明面业、鲁花、豫粮集团等82家全国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了粮油面制品加工、休闲食品加工、面粉深加工等三大产业集群,年产值超153亿元。三是发挥化工产业主导优势。化工先进制造业园区形成了医药化工、日用化工、新材料3条产业链条。目前,已入驻化工龙头企业12家,总投资120亿元。重点实施了投资42亿元的晋能装备与航天长征合作的“6080”项目,投资12亿元的建文洗涤二期项目,投资10.1亿元的新乡制药年产5000吨核苷系列原料药二期项目,投资5亿元的新乡瑞丰宏泰年产12万吨烷基化、7万吨磺化项目等。其中,新乡制药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20亿元、税收1.8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个。四是发挥节能环保产业优势。正在形成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集中处置、医疗废物综合处理、废旧汽车拆解等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实施了投资10亿元的中鑫新材料年回收处理10万吨废旧锂电池、年产1万吨碳酸锂、年产3万吨石墨再生项目;慧联电子年产1000吨碳化钨粉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

围绕转型升级抓项目 打造转型发展“延津样板”

一是抓好项目谋划布局。紧盯国家战略取向、上级资金走向、产业发展方向,突出超前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把上级政策转化为具体项目,确保项目建设不断线,全年已开工、谋划亿元以上项目182个,总投资1503.49亿元。二是推进开发区提质发展。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新设隶属于延津县开发区管委会的化工园区运行中心,全面实施“管理上放权赋能、经营上独立运行、发展上园政合一”的规范化管理。施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采用区域ABO模式,与河南省新乡市国资集团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作为项目开发主体,谋划实施总投资35.6亿元的化工园区扩区提质项目,已形成以医药化工为主导产业、高端日化和化工新材料为支撑产业的“1+2”产业发展架构。三是积极盘活僵尸企业。通过采取破产拍卖、项目置换、兼并重组等方式,让闲置资产活起来。采用作为全省首例的“退二优二”模式,对新乡市恒康工贸有限公司进行收购盘活。截至目前,已累计盘活僵尸企业14家,为园区新增投资7.93亿元,新增年产值达4.2亿元;盘活低效闲置土地1342亩、闲置厂房16.9万平方米。

 

围绕“三个一批”抓项目 注入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提前做好项目筛选储备,不断提升上报项目数量和质量。对每个重点项目配套成立工作专班,负责重大问题综合协调,实行县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和“五包”责任,制定项目建设例会制度等,全力以赴抓签约、抓开工、抓竣工、抓投产。二是强化招商引资。立足本地发展规划、资源禀赋,探索招商新路径,形成项目招引“雁阵效应”。开展大员招商,党政正职定期带队开展专项招商引资活动;建立延津籍在外创业人员人才库,支持在外人才返乡创业、以商招商;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全员招商。今年以来,“线上+线下”齐发力,成功签约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5亿元的年产12万吨烷基化装置及7万吨烷基苯磺酸生产线等项目33个。三是加快项目落地。对“三个一批”项目实施“清单化”管理,紧盯项目签约后落地开工、资金到位、投产达效等全过程,加强对项目实施全流程、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对全年投资额等指标再盘算,倒排工期进度,确保完成年度任务。目前,该县前五期“三个一批”纳入省台账项目16个,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均达到100%。

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不见面”审批,通过电子认证、数据共享等方式,推动政务服务从“一次办”向“马上办”、从“马上办”向“网上办”迈进。目前,该县2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全程网办和零跑动,实现窗口当场办结事项2168项,覆盖率99.5%;同时,开展“全省通办”“帮办代办”等特色服务,梳理出涉及公司设立、经营、退出等17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并全部完成测试上线。二是强化要素保障。以获批延津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契机,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会同发改、统计、规划等部门,高标准完成开发区“整合、扩区、改制、调规”等工作。在硬件建设上,按照国家对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要求,先后实施了道路、电力、燃气、雨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园内双水源、双电源、双热源供应充足,医院、消防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园区南部规划有铁路专用线,正在加快推进建设;投资9亿元实施地上综合管廊、工业供水厂、危化品停车场等6个公共设施项目。届时,园区将拥有工业蒸汽和工业供水等基础优势,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更大便捷。在政策支持上,出台园区项目准入、评估、退出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对符合入园条件的企业提出27条精准帮扶措施。今年以来,已为企业减免税4.1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2.4亿元,发行专项债券4.35亿元。三是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严格落实领导包联、专班服务制度等。今年以来,共收集企业反映问题39个,解决36个,解决率92%。对民营企业家进行培训和对外考察学习,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目前,全县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慧联电子、天利热工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获批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3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