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县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 国有资产情况的报告
来源:延津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3-09-18 15:55:53 浏览量:13659 字号:

——2023年2月27日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 第七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秦峰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县2021年国有资产情况,请予审议。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

全县国有企业资产总额70.80亿元,负债总额18.00亿元,资产负债率25.42%,所有者权益总额52.80亿元。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31.02亿元,负债总额7.07亿元,净资产23.95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6.34亿元,占比20.44%;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4.68亿元,占比79.56%。

(三)国有自然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8.88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53万公顷,林地面积0.38万公顷,住宅用地面积0.81万公顷,其他土地面积1.16万公顷。

全县水资源总量28733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8349万立方米,地下水10384万立方米。

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1.优化国有资本管理。充分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探索构建“1+2+N”国有资本管理架构,力求以市场化方式打造一批业态清晰、资产债务良性配比、能够自我发展的国有企业集团。2021年5月,成立延津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县政府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注册资本10亿元,实收资本1.781亿元,经营范围涉及县域内基础性、公益性等建设项目,承担了民生路棚户区改造、津美商贸城建设、瑞泽苑小区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建设项目,在投融资、盘活僵尸企业、招商引资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逐年增长。2021年,完成融资正在推进建设的项目2个。一是总投资15亿的延津县乡村振兴宜居教育城项目。该项目包含延津县第一高级中学、延津县职教中心等两个子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我县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同时也将进一步完善各类教学硬件、软件等设施,对我县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二是申请农发行贷款2200万元,实施应急救灾贷款市政基础设施修复项目。

2.加快推进“僵尸企业”处置。我县纳入处置范围的国有“僵尸企业”共17家,县法院对16家企业裁定破产终结,1家企业申请注销。经审计评估,17家国有企业移交资产1110.64万元,拍卖29.28 万元。认定无争议身份职工845人,职工养老保险金已测算完毕。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

1.依规实施管理。依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处置、使用、收益,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完善单位资产管理内控制度,提高单位占有资产使用效益。2021年,顺利完成了县人民医院综合医改,确保资产移交期间国有资产不流失,实现资产移交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序衔接,充分发挥县级公立医院公益属性,实现全社会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服务。

2.强化信息管理。通过对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构建了县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全覆盖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资产变动情况。召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年度报表培训会,确保报表数据真实、准确,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从2019年1月,资产管理系统填报时需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要求各单位对填报的资产数据、折旧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表质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存在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指导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管理中还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现行国有资产实行分级分块管理,国有资产监管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管理职责交叉重叠,监管部门之间存在资源不共享、协同不到位等问题。

(二)各类国有资产底数有待进一步摸清

当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薄弱,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不匹配、账实不符问题依然存在。企业国有资产统计范围未能实现全覆盖,存在漏报现象。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等公共资产存在会计基础薄弱、价值计量方法不统一等问题。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侧重于资源实物量调查掌握,对其资产价值核算和计量仍处于探索阶段,难以准确掌握资产家底。

(三)国有资产运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国企与政府的边界还没有完全厘清,部分国企以投资为主导,重投资、轻运营,县属国企盈利能力与资产规模还不匹配,部分国企债务风险有所增加。国有资本结构还比较单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我县国企没有涉足,产业结构调整较难。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资源共享共用和调剂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国有资产总体使用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聚焦管理体制,健全制约机制

一是推动建立健全资产购置、使用、移交、处置等相关制度,建立实物资产专人负责制,完善相应制约机制。二是加强日常监管,重视资产购置、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和监督预算单位将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三是加强资产管理绩效工作机制的建立,研究资产绩效工作与资产配置、资金安排、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和应用,推动资产资源科学有效的配置机制的构建。四是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报告范围全口径、全覆盖,分类标准明确规范,报告与报表相辅相成的报告体系。

(二)落实工作责任,规范国资管理

一是强化部门主体责任。贯彻落实“放管服”要求,积极推进简政放权,修订完善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健全资产处置工作机制,调整资产处置管理权限,简化审批程序。扩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自主权;优化资产集中处置流程,提高集中处置工作效率。二是加强资产配置管理。不断完善新增资产配置相关预算管理工作,探索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和调剂机制。三是夯实资产管理基础工作。按照“谁承担管理维护职责由谁入账”的要求,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文物文化等资产分类登记入账,确保国有资产信息全面完整。四是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管控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有效缓解部门、单位之间资产占有水平不均衡的状况,促进资源配置合理化,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探索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用机制,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

(三)明确方向任务,推动国企改革

严格按照“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职能定位,不断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一方面,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进各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加快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配套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动态调整,推动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出资人监督职责。另一方面,指导县属国有企业积极探索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领域探索混合所有制模式。深入拓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企业与金融、资本市场的紧密结合,并将通过投资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运作,稳步推进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转型升级,通过整合升级、转型发展,有效化解县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性债务、有效提高企业融资能力、有效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升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形成“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集团实体化新格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由于国有资产规模较大、种类繁多,且我们的监管工作经验尚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将认真接受县人大的监督和指导,根据县人大常委会本次审议意见,认真总结、查找问题、加强研究,逐步建立起国有资产报告工作长效机制,管好人民共同财富,助推延津发展迈上更高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