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延津县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2-04-25 15:40:50 浏览量:40903 字号:

——2022年4月20日在延津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延津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中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县发展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抢抓机遇,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五年来,我们笃行实干、坚毅前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6.2亿元,较2016年增长29.3%,年均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2016年增长46.3%,年均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6年增长44.1%,年均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较2016年增长28.9%,年均增长5.2%。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大力培育大企业集团,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5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28家,其中5亿元以上5家。统筹发展食品加工、医药化工、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医药化工产业园入选“河南省化工特色产业园”。食品产业园荣获“河南省百亿产业集群30强”。现代农业亮点纷呈。新增高标准农田18.6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5亿斤以上。“十四五”期间,全省仅有的33个引黄调蓄项目我县获批2个,计划总投资10.6亿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部级认定,正式入列“国家队”。获批全国唯一“重点数字大田种植(小麦)领域农业试点项目县”、全省仅有的3个“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之一。优质小麦、黄河故道大果花生等入选“全省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延津麦·强筋面”品牌叫响全国。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服务业蓬勃发展。圆通速递智创物流产业园一期建成运营,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3家。全省首个县级邮政业和电商物流中心挂牌运营。建成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实现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综合体系全覆盖,荣获“河南省农产品电商十强县”。完成农信社改革,成功组建农商银行。

——五年来,我们统筹兼顾、尽锐出击,三大战役决战全胜。脱贫攻坚圆满收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整合扶贫各类资金2.8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88个,2019年4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广西桂柳家禽孵化养殖屠宰项目建设顺利,建立“公司+农户”的肉鸭养殖联农带农机制。“党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经验模式在全省推广。风险化解平稳有效。化解政府债务7亿元,债务率水平始终处于绿色等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清偿拖欠中小企业账款3.1亿元。坚持依法依规、分类处置,问题楼盘化解处置成效显著,荣获“全省问题楼盘化解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处置经验在全市推广。17家国有“僵尸企业”全部破产终结,破产国有“僵尸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问题有序解决。荣获“全市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先进单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6年末下降24%、40.4%,2021年空气优良天数232天。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总投资1.4亿元的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荣获“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加强环境监管执法,荣获“全省生态环境与公安联动执法办案工作先进集体”。新增国土绿化面积7.2万亩,建成“市级森林乡村”67个、“一村万树”达标示范村38个,国土绿化工作居全市前列。

——五年来,我们破除藩篱、开放创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分灶吃饭”的县乡财政体制。产业集聚区体制改革荣获河南省集聚区“最佳管理体制改革”经典案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成市民中心,2123项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居全省第58位、全市第4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增市场主体1.8万户。组建县投资集团,彻底扭转平台融资、财政买单的现状。稳慎推进农村五项重点改革和“三变五合”改革,14个“三变五合”改革试点村实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同步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坚持“项目为王”,积极开展“三个一批”活动,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3个、总投资365.9亿元,山东鲁花、广东立顿、新乡制药、广西桂柳、北京首创等重大项目纷纷落地,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市外内资323.3亿元。成立郑州延津商会,招商渠道更加丰富。科技创新活力迸发。累计投入R&D经费近亿元。全县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3家、21家、5家。拥有省市级研发平台30家,专利申请量突破1009件。获批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8家。推动创力新能源等10家企业登陆“新三板”“四板”资本市场挂牌。

——五年来,我们科学布局、夯基固本,城乡发展再开新篇城市建设更加出彩。坚持规划先行理念,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累计投入63亿元,实施“一河两路”、棚户区改造、新区路网、老城区道路改造等46个百城提质项目,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被评为“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先进县”。大力推进“四城联创”,深化“城管+大数据”精准管理模式,建成智慧城市创新管理中心,顺利通过“河南省文明城市”复检,成功创建“河南省园林县城”“河南省卫生县城”。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个,新增商品房面积164万平方米,新增集中供暖55万平方米,达到99万平方米,群众居住品质进一步提升。乡村面貌大为改观。扎实开展“一乡(镇)十二村”示范工程,努力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污水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和“四美乡村”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478户、农房抗震改造1456户、农村户用厕所改造3.6万户,320个村、1.9万户群众用上天然气。被评为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交通路网不断优化。国道107竣工通车,濮卫高速工程即将完工,安罗高速、长修高速顺利开工,县域内形成“五纵八横”路网结构,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投入资金1.6亿元,新修、改建省道和县乡道路163公里,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快捷。所有行政村实现通客车,荣获“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

——五年来,我们牢记宗旨、以民为本,幸福指数持续攀升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累计民生支出97.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8%。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完成补贴性技能培训1.2万余人次,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持续提高,兜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扎实做好新冠疫苗接种等工作,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对2021年7月下旬强降雨过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抢险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夺取了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教育事业更加均衡。总投资16亿元的乡村振兴宜居教育城、总投资4460万元的利民路小学顺利开工。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学校标准化管理和课后服务工作全市领先,连续6年荣获“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县”。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被评为全市唯一的“河南省首批全民健身示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6所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健康事业更加优质。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先后晋升二级甲等医院,成功创建全省首个“智慧化门诊免疫规划示范县”。恢复县人民医院公立性质,强力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免费“两癌”“两筛”工作全市领先,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工作表现突出县”。关注弱势群体,加强残疾人关爱,盲人针灸医生申长远荣获“全国自强模范”。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县文化馆、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县图书馆被中宣部授予“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大觉寺万寿塔被确定为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首批“全国革命文化保护利用片区”,“延浚汲淇”四县边抗日办事处旧址被确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建成革命历史纪念馆和革命斗争纪念馆,县烈士陵园被命名为“新乡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新乡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社会治理更加有效。“七五”普法圆满收官,先后荣获“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县”“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全省法治县创建先进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人民调解先进县”等荣誉,被司法部评为全省唯一的“司法行政工作县级联系点”,全县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实现全覆盖。被省信访联席办确定为“省级复查复核工作试点县”。禁毒重点整治成功“摘帽”。持续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创建“两连冠”。安全生产、扫黑除恶、信访维稳、平安建设、市场监管等稳步推进,成功创建全市首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县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指数连年位居省市前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年来,我们忠诚履职、转变作风,政府效能不断提高。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落实“能力作风建设年”“作风纪律大整顿”活动要求,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12345公共服务热线功能,办理热线工单16247件,及时有效解决群众诉求。强化政务公开平台建设,主动公开信息1.5万余条,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作机制,深入开展各类专项监督检查,从严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统计、工商联、史志、气象、应急、供销、外事、侨务、社科、慈善、电力、通信等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克难攻坚、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驻延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参与、支持延津建设与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这五年,我们在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的共同感受和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五年来,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统筹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锻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推动了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二是必须坚持创新发展。五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应对解决前进道路上的诸多困难和风险,实现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三是必须坚持项目为王。五年来,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持之以恒抓招商引资、抓项目建设、抓产业培育,山东鲁花产业园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社会效益优的重大项目先后落地实施,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四是必须坚持务实担当。五年来,我们坚持把抓好工作落实作为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责任在肩,谋实事、干实事,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为延津发展赢得了时间、争得了主动。五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五年来,我们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切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关切最现实的问题出发,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与幸福指数,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凝聚了民心、集中了民智、激发了民力,创造出更多经得起时间、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发展实绩。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一是疫情形势还很严峻,走势仍有很大变数,稳增长、稳预期压力较大。二是县域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优,产业链条延伸不长,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还不足。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优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四是能力作风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民众所需所盼回应不力,不敢担当、不愿作为、不善作为等问题依然存在。我们一定直面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二、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延津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县域经济“成高原”部署和市委“进五争四”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更好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加快打造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化农业农村示范基地,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延津开好局、起好步,整体工作接近全市第一方阵,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贡献延津力量。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经济发展实现更大跨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税收占比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与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质量效益同步改善,社会事业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接近全市第一方阵,在全省位次不断前移。

——创新能力实现更大跃升。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乡片区建设,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县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高,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持续激发,高水平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科研成果转化质量和承载力显著提升。

——产业转型实现更大突破。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延津“优质小麦”和“优质花生”两大主导产业区域品牌,一产根基更加稳固;培育形成食品加工、化工和节能环保等百亿产业集群;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升商业服务承载力,力争二三产业比重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融合发展实现更大作为。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日益完善。中心城区、开发区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要素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民生福祉实现更大改善。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社保、养老等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健康延津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全面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高。

——社会文明实现更大进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践行,全民素质明显提高,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黄河故道文化、四县边抗日办事处红色文化等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生态建设实现更大进展。绿色发展理念得到践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全面优化,生态体系基本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治理效能实现更大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依法行政能力显著增强,全面依法治县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加快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基本建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坚强有力。

 

三、2022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落实省、市、县党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聚焦“进五争四”,围绕县域经济“成高原”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转型发展,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提质提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0亿元,增长10%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CPI涨幅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

上述预期目标,是经过深入论证、全面权衡确定的,与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十四五”预期目标相衔接,结合了上级宏观政策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利于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凝聚力量,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完成。

在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准确把握“稳”与“进”。要锚定“两个确保”,既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工作围绕稳增长开展、措施围绕稳增长实施、要素围绕稳增长保障;又要稳中求进,加快提质提速,奋力争先进位。二是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继续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生态,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三是坚持项目为王。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继续健全完善项目推动机制,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和要素保障,围绕灾后重建、城市更新、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滚动开展“三个一批”,以更多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四是优先保障民生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切实提高防灾减灾和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

 

四、2022年重点工作

 

主要做好以下十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全面保持经济稳增长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以“三个一批”、省市重点、灾后恢复重建、专项债券、中央投资等项目为重点,依托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精准服务、高效服务,督促保障项目加快推进。全力抓好中科新投年产50万吨PBAT类生物降解树脂、晋开延化“6080”等10大类、总投资1406.6亿元的301个项目,今年重点实施54个续建、66个新开工项目,完成年度投资82.8亿元。

着力壮大市场主体。将稳企业作为稳增长的首要任务,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坚持县级领导分包、专班服务等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抓好“一企一单”送政策上门服务,严查涉企乱收费和拖欠企业账款行为。把项目入库和企业升规作为重中之重,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入库“四上”企业10家以上,市场主体规模突破2.8万户。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和总部经济,吸引国内龙头企业在我县设立区域性总部、运营中心、结算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服务中心。鼓励和支持本地建筑施工企业与县域外高资质建筑企业组建联合体,培育壮大我县建筑业发展规模。

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继续营造高效优质用地环境,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500亩,新收储工业用地2000亩。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全省施工和要素保障白名单,实现用地、能耗指标省里统筹保障。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进一步盘活政府经营性存量资产和特许经营权,整合各类有形和无形资源,以市场换投资、以资源换产业,解决项目融资难题。全年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5亿元以上。探索供应链融资模式,将房地产业、建筑业与原材料供应链贯通起来,用供应链思维破解房地产业和建筑施工企业融资难题。

    着力释放消费需求。壮大新型消费,加快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产业园、孵化基地等载体建设,吸引知名电商在延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布局建设区域分拨中心。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城市夜经济。谋划建设专业市场、仓储物流基地。提振传统消费,继续抓好汽车、家电、家具等大宗商品消费。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完善提升农村寄递物流配送体系,释放县乡消费潜力。继续落实减免房租、信贷支持等政策,帮助因疫情灾情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坚持“房住不炒”,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长效机制,科学把握供地节奏,加强在建房地产楼盘服务和监管,下大力气营造房地产业良好生态,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按照“证缴分离”“证罚分离”原则,快速有效解决群众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提振群众购房信心。

(二)加快灾后恢复重建

提升河道水系防洪减灾能力。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全面加强河道水系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完成总投资2249万元的大沙河、柳青一支上段、城关排下段、文岩六支、榆林排等5个规划内水毁修复项目和5个闸门修复提升工程。实施总投资9869万元的河道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工程。启动穿文岩渠倒虹吸工程建设。

补齐城市防洪排涝短板。把应对极端天气、防治自然灾害融入城市发展重大规划、重大工程,严格公共基础设施安全评估。聚焦城市“里子工程”“避险工程”,提升城区防涝工程体系。完成城区雨污管网分离扫尾工程,实施总投资3.1亿元的城区文岩六支渠段清淤及左堤加固灾后修复重建、污水处理厂灾后恢复重建及改造、城区防汛排涝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程等6个规划内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5653万元的城区水毁市政道路及管网综合修复工程,启动总投资5125万元的老城区雨水管网及截流井恢复重建工程。

提高农村防洪度汛水平。围绕农田水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完善防汛末梢系统规划,全面提升农村防汛体系。完成总投资2.2亿元的水毁高标准农田修复、总投资1.1亿元的乡村级河道洪涝灾害提升和总投资7501万元的59.3公里农村公路、21座桥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加快推动总投资1.75亿元的榆东引黄调蓄工程。

(三)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壮大创新主体。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覆盖率达50%以上。建立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山东鲁花、天利热工等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支持台冠电子、汇淼科技等9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支持金太阳铸造、正元电子、百川食品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

培育创新平台。鼓励支持企业联合高校或科研院所,建设新乡市优质小麦产业研究院、新乡市电化学储能与制氢一体化产业研究院、新乡市高端热处理技术装备产业研究院,推动实现技术突破,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新增省级研发平台2家,实施重大科技专项2项。

引进创新人才。围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力争引进1-2家国内领军团队。实施“归雁计划”,吸引优秀人才回流,强化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社保等服务保障,以更优惠的政策、更灵活的方式、更优质的服务,吸引人才和团队带项目落地。推行“候鸟式”聘任、“双休日”专家等灵活用才方式。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人才层次。

(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抓好开发区建设。按照“一县一省级开发区”要求,加快产业集聚区整合、扩区、调规、改制,精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调整,优化功能布局,确保产业用地占比超过60%。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把开发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突出管委会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职能,实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6月底前完成“三化三制”改革。持续推动化工园区整治提升,确保安全风险等级达到C类。谋划实施一批与县城区连接共享的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产城互动格局。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按照“龙头带动、产业关联、空间集聚”的发展思路,加快绘制产业链图谱,强化建链引链育链,进一步培育壮大食品加工、化工和节能环保产业。扶持克明、鲁花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筑牢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基础;支持百川食品智能化改造,延伸培育以大豆拉丝蛋白为主线的休闲食品产业链条。制定化工园区招商入驻负面清单,抓好晋开延化“6080”、新乡制药年产5000吨核苷酸系列原料药及2亿支注射液、建文洗涤年产100万吨洗涤剂等在建重点项目,谋划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环境友好度高的化工项目。依托静脉产业园,探索发展“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抓好中鑫新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回收分解资源循环再利用等项目,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全面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同网、信息互通、便利高效的物流发展新格局。依托新菏铁路延津站和省道224、省道310,谋划设立原粮转运中心和钢材交易市场。推进总投资8亿元的圆通速递智创物流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的延津县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拓展5G场景应用,加快推进互联网技术、思维、模式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民生服务等领域的全面融合。大力引进或新设银行、证券、融资租赁、商业保险等金融机构,促进金融业集聚发展。完成新乡森林城总体规划编制,启动森林城文旅项目。

(五)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继续完善规划体系。高质量推进《延津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延津县镇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延津县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编制,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和布局。完成《延津县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延津县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和《延津县新城总体城市设计》等专项规划编制,对已有的规划实施动态调优,引领城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加快城市新区建设。树立片区综合开发理念,全面推进城北片区和城西片区综合开发。以城北片区为重点,完成总投资4.2亿元的规划西环路、规划1号路、“一河两路”等10条市政道路和6座桥梁建设,启动县委周边棚户区改造、孔潭村城中村改造、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公园建设,完成新区湖体育公园和廉洁广场基础设施整治提升,建成金融大厦。围绕城西片区公共服务配套,启动总投资6.1亿元的固头引黄调蓄工程,完成总投资6600万元的利民路小学和利民路西段、民安路南段市政道路建设,推进固头小潭城中村改造、农机市场周边棚户区改造、延化周边棚户区改造前期工作。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成城区22处道路交叉口渠化改造、平安大道等8条道路隔离带设置、城区路灯提升改造和病害窨井盖治理,全面提升城区道路通行能力。新建县一中口袋公园等城区游园4个、改造提升3个。新建改建热力管网16.2公里。完成广义花园和卫健委家属院老旧小区改造。启动总投资2200万元的城区环卫环保治理项目、总投资7211万元的城区供水安全保障工程。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城管建设,持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协调服务,确保濮卫高速延津段9月底前竣工通车;保障安罗高速、长修高速顺利施工。10月底前完成总投资2.1亿元的S309、S225等5条省道灾后重建和大中修工程。加快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新南环和总投资1.8亿元的S227改建工程。高质量完成国省干线公路绿化平台综合整治和县乡村道路路肩培土绿化,为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奠定基础。启动平安大道东延、长修高速至县城连接道路建设。

(六)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查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巩固农耕房、大棚房整治成效,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1.36万亩,抓好70万亩全域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35万亩以上。做好农资产品保价稳供,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实现小麦和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县域全覆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高标准完成全域现代农业规划编制。进一步提升“中国第一麦”品牌效应,做优“优质小麦全产业链典型县”。发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载体作用,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格局,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做优石婆固瓜果、魏邱辣椒、僧固蔬菜等特色产业,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家、总量达到2600家。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继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天然气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转运等项目。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建成“美丽农村路”30公里以上。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开展清脏、治乱、增绿、点亮、美化、管护“六大行动”。建成省级沿黄森林乡村示范村2个、市级“森林乡村”12个、“花园式庭院”36个。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深入开展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抓好农村宅基地改革,加强宅基地审批和建房规范管理,加快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深化推动“三变五合”改革,巩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成果,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基层供销社综合改革,打造服务“三农”的综合平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有序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振兴,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早干预。持续推进“2+N”“党建+金融”农业产业帮扶模式,实施总投资4300万元的10个产业帮扶项目,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七)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提升大数据服务监管体系,加快政务数据“聚、存、通、管、用”,扎实推进“一网通办”“一网通管”,加快政府数治转型,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率、数据归集等“8个100%”。优化项目审批流程,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压减至40个工作日以内。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市场开发、法治监管、生态生活、亲清政商等五大环境提升工程。健全完善“首席服务官”派驻企业制度,深入开展民营企业“两个健康”行动和“一联三帮”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电信网络诈骗等行为,持续发挥“12345”热线作用,推动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市前列。推进信用延津建设深入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健全信用监管机制,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深化重点改革。推动县投资集团与央企、省企、金融机构对接合作,提升资本运作能力。深入推进县乡财税管理体制、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一批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改革,打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障碍。扎实推进殡葬改革,火化率稳步提升,群众文明祭祀之风逐渐浓厚。

扩大开放招商。瞄准主导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四张图谱”,开展“四个遍访”,抓好江苏九九久科技六氟磷酸锂、山东申胜熟食、万邦物流基地等重点项目跟踪,全年至少引进落地1个10亿元以上或3个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坚持客户思维、市场思维、资本思维,加强与风投、创投等机构合作,采用基金招商等方式,力争引进龙头型、总部型、基地型、集群型重大项目。充分利用延津籍在外人士的人脉、企业等各种资源,落实全员招商政策,开展全员招商,重点在引进建筑业、金融保险后台等总部型企业上求突破。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引进5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

(八)加快生态环境治理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环境准入,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筑牢环境管理基础。持续加大扬尘(源)、工业(源)、移动源、农业面源等多污染源综合管控,落实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做好站点周边精细化管控工作,保障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开展“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工作,坚决遏制“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警长制,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和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完成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启动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划定和规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推进规范化建设,确保水质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依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破坏环境行为,维护土壤环境安全。确保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新建项目效能准入,坚决杜绝“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培育低碳高效产业、绿色产业,系统推进重点领域和行业绿色转型。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开展“光盘”行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和“限塑”行动,创建低碳型社会。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新增植树造林2000亩,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九)加快民生事业发展

继续抓好疫情防控。按照“外输入、内防反弹”总方针总原则总要求,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持“动态清零”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压实“四方责任”,扎紧“四个口袋”,强化“十个哨点”预警作用,总结“平战急转”经验,建立应急处置长效机制,科学精准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用最短时间、在最小范围圈住封死扑灭。

持续加强社会保障。抓好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相关奖励补贴政策,城镇新增就业4300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00人以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质量,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务工农民、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工作。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保障及补助标准,兜牢民生底线。优化城乡养老服务,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三孩配套政策,做好“一老一小”照护服务。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整合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推动乡村教学点整合撤并,新建城区小学2所、幼儿园1所,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宜居教育城建设,完成城西初中选址。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增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和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规范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加快建设健康延津。开展县级“三所医院”达标建设,推进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第二人民医院等项目建设,推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质升级。做实做细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全面达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持续做好“两癌”“两筛”民生实事工作。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完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实施全民健身行动。

加强文化建设。整合全县文化旅游和惠民活动资源,深入挖掘黄河故道、渡口和农耕文化,讲好延津黄河故事。谋划延津县广唐寺塔文化公园二期、酸枣书院等一批文旅项目。开放城市书房,让城市散发书香。实现县文化艺术中心市场化运营。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居民自治原则,实现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全覆盖。全面落实法制河南建设规划,健全完善普法工作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数治融合,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实现精细化治理。深化“三零”创建,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推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诉调访调对接,把各类矛盾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平安延津。继续倡导讲文明守秩序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巩固“河南省文明城市”复检成果。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升监测预警处置能力。针对防汛救灾中薄弱环节查漏补缺,综合治理各类隐患。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安全评估,提高安全建设标准。着力防范金融风险和企业债务风险,持续抓好农信社不良贷款清收、重点企业风险化解、非法集资案件处置,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强力推进剩余问题楼盘化解工作。做好国有“僵尸企业”职工安置“后半篇文章”,稳妥处置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退役军人等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更好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审计、统计、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邮政等工作。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政治引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

依法忠诚履职。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规定,健全重大行政事项决策机制,不断提升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水平。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扎实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让政府在阳光下高效运行。

提升能力作风。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以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和全市“作风纪律大整顿”活动为抓手,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升规律把握能力、政策运用能力、改革创新能力、项目谋划能力、工作落实能力,努力成为各项工作的行家里手。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建立清单化、台账化、闭环式工作机制,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增强及时反馈的“画句号”能力。下大力气整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消极怠政、为官不为等问题,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政府工作,加快形成激情澎湃、勇立潮头的干事创业氛围。

建设廉洁政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坚决惩治各种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严格预算执行、严控追加资金、压减一般支出,做到运转经费支出零增长,保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向着县域经济“成高原”阔步前行,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展现延津更大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阅读:图解丨2022年延津县政府工作报告解读.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