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延津县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6-03-23 11:57:09 浏览量:35376 字号: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3月22日在延津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延津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维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我县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全力“保稳、求进、攻坚”,经济逐步回暖、后劲明显增强、民生持续改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就。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均居7县(市)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9828元、12413元,增长9.2%、8.3%。

过去一年,我们精准施策、破冰前行,保持了县域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

——产业定位更加明晰。坚持跳出延津谋发展思路,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找定位、找坐标,确立了以速冻营养食品、休闲健康食品、白酒饮品体验为发展方向的食品加工和以环保装备制造、环保技术研发服务、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新能源电池电子元器件、绿色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为发展方向的节能环保两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两个百亿产业集群。食品加工产业列入全省“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行动计划,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节能环保产业已委托清华大学正在编制远景规划。

——创业创新全面铺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初见成效,发放小额贴息担保贷款3326万元,城镇新增就业467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次。登记贡参、双真、白胖子等农产品品牌30个。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食品加工产业基地、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培育市级研发中心2家,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专利申请量达到165件,被评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县。创新投融资模式,百汇环保、创力新能源2家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被评为全市“新三板”挂牌工作先进单位;新区高中等11个项目纳入省PPP推广应用合作中心项目库

——重点改革深入推进。35个部门行政职权事项由原来的5081项减少为3516项,精简率达到30.8%。产业集聚区与辖区行政区域套合等工作稳步实施,完成食药监体制改革及职能移交划转、交通运输执法体制及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争取改革试点,成为全省第一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试点县,石婆固镇被确定为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出台农民进城购房补贴、促进房地产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全面实施“先照后证”、“三证合一”,新登记市场主体2715户,新登记企业数量爆发式增长。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过去一年,我们发挥优势、加快转型,构建了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引资项目量质并举。与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河南食品工业协会、河南酒业协会实现战略合作,与北京二商集团签订了生猪、胡萝卜供货协议,与京粮集团、上海电气等企业达成一批合作意向。成功举办中韩环保产业发展研讨会、中国津小麦经济产业升级合作研讨会,签约青岛新天地、千百知饮品等18个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46.7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市外资金48.7亿元、外资5350万美元。全面实行项目分类管理,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22个,完成投资54.1亿元,12个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克明面业总投资5.4亿元的小麦粉、挂面、高档保鲜面生产,笑脸食品总投资1.4亿元的仓储及研发中心等79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38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

——二三产业转型发展。扎实开展企业帮扶,帮助43家企业解决土地、规划、房产等方面问题62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累计达到117家。食品加工、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8%、10.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中原银行延津支行挂牌成立,24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主办银行合作协议,涉及贷款8.3亿元。着力发展“互联网+”新型业态,与京东集团、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签订电子商务战略合作协议。

——农业效益稳步提升。新增高标准粮田4.7万亩,粮食总产达到46.3万吨,实现“十二连增”。顺利启动“全国优质强筋小麦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延津强筋小麦”区域品牌评估价值17.6亿元。加强与央视、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合作宣传,“中国第一麦”品牌效应和知名度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显著,以北京首农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为标志的黄河故道区现代畜牧产业带规模逐步扩大,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家庭农场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6家,延生有机蔬菜、延大柳编等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北京、郑州、新乡等城市大型超市实现农超对接,被评为全市畜牧业转型升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先进单位。

过去一年,我们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实现了城乡功能品位的显著提升

——产城融合加速推进。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并举,完善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两区”配套服务设施,促进产城融合。实施交通局周边、西街综合市场等13个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征收40万平方米,新开工商品房25万平方米。投资2.6亿元,实施市政道路、污水处理厂二期、新热源站等市政工程,城市承载能力持续增强。投资3亿多元,实施以产业集聚区“绿化、亮化、美化、硬化”为主要内容的形象提升工程和道路、污水管网、公租房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第二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突出“农”字特色,完成特色商业区规划调整,规划面积超过2平方公里。谋划实施玉湖综合体、传媒中心等14个重点项目,人民路唐宋文化商业街改造项目即将全面竣工,玉湖成功注水,城市品位有效提升。“两区”建设在4次观摩评比中均居全市前列。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坚持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和“一扫常保”工作机制,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实施城区亮化工程,对城区公园、主要干道等重要节点两侧建筑实施亮化美化,城市形象更加亮丽。谋划实施镇(乡)中心区项目22个,完成投资8500万元。投资1.2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79个、145公里,群众出行条件持续改善。东屯镇进入全国重点镇行列,成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

——美丽乡村深入实施。以强化卫生保洁为抓手,成功创建29个示范村、54个达标村,被评为全市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单位,我县制定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标准在全市推广。扎实推进“乡村清洁工程”,王楼镇等4个乡(镇)7个连片整治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僧固乡位庄村、石婆固镇大柳树村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和在建住房68.3万平方米,入住2816户,拆迁旧村733.6亩、复垦222亩。

过去一年,我们以人为本、增进福祉,取得了社会民生事业的全面进步

坚持“以民为师、以民为镜、以民为秤”理念,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财政民生支出13.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4%。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共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各类民政资金8000余万元,全市养老设施建设现场会、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经验交流会和五保供养机构建设现场推进会均在我县召开。投资近800万元,改造、维修农村危房1000户,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有效改善。投资930万元,又解决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实现3750名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被评为全市扶贫开发先进单位。

——教体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高考成绩连年稳居7县(市)第2位,荣获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县、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县。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薄”和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扩充工程有序推进。12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全部投入使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位居全省前列,作为唯一的县级典型在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公开招聘教师250名,推进教师交流,发放农村教师补贴,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活动扎实开展,被评为新乡市全民健身工作先进单位。

——医卫服务不断改善。新农合基本实现全覆盖,共兑付资金1.7亿元,较2014年多补偿500余万元,惠及群众70余万人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传染病防控等工作扎实开展。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县医院外科病房楼顺利实施,县中医院实现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合作办院,完成妇幼保健院搬迁,建成94所标准化村卫生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管理与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环境质量有效提升。始终保持环境污染防治高压态势,实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和联防联控机制,全面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建筑工地扬尘、秸秆焚烧、油气回收等得到有效治理,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445辆,查处过境渣土车2350辆,取缔2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12家,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2天,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严肃查处污水乱排乱放,封堵排污口20处,完成污水处理和畜禽养殖等减排项目140个,为新上项目争取足够环境容量。

——各项事业协调推进。县文化馆再次荣获国家一级馆,县图书馆被评为河南省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延浚汲淇四县边抗日办事处旧址被列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社会治理不断强化,公众安全感指数居全省第19位、全市第1位,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县。县公安局打防刑事犯罪工作和合成作战成效突出,综合打击效能连续四年全市第一。

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3件、政协提案129件,满意率和办结率均有新的提高。健全政府议事规则,推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严格依法实施重大事项、重要工作、重大项目、大额度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三查三保”活动,对懒政怠政和为官不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共查处案件10起,给予党政纪处分26人,被评为全市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政府系统纪律规矩意识牢固树立,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民族宗教、国防动员、人民防空、优抚安置等工作扎实推进,侨务、对台、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的进步,物价、烟草、盐业、邮政、通信、地震、气象、供销、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上下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爬坡过坎中克难前行,在攻坚转型中蓄势崛起,“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9.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349元,是“十一五”末的1.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7亿元,实现翻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3倍。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8.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3:51.6:27.1,二三产比重达到78.7%,比“十一五”末提高2.7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县比重提高63.6个百分点,成为工业增长主阵地。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小麦预拌粉”、“动力镍氢电池”、“多功能集装箱起重机”、“节能环保热处理装备”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电子科技、新型电池等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提高7.9个百分点。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3:1,被评为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平原地区网、带、片、点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被评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先进县。

——城镇化工作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增商住房12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城区道路83.8公里、农村公路265公里,完成综合整治项目16个,建成省级生态镇2个、省级生态村15个,城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5%以上,以县城为中心、重点乡(镇)为支撑、美丽乡村为基础的“三位一体”新型城镇化体系初步建立。

——发展活力竞相迸发。一是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新进展。荣获“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称号,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中国名优白酒(中原)产业园,成功晋级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二是改革开放取得新成绩。行政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农商行筹建等工作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高。对外开放跨越发展,酒鬼酒、百川食品等一批重点项目和知名企业陆续入驻。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72亿元、外资1.6亿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400多万美元。三是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443个,完成投资275.2亿元;74个重大项目纳入省市重点管理,完成投资86.5亿元。争取上级资金项目234个、无偿资金7.2亿元。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5.1%和170.8%,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69.6%和112.1%。建成保障性住房6796套,改造农村危房5093户。在全省率先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被评为全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成效;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提高38个百分点;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97.4%,提高27.4个百分点。新增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33张。解决22.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各位代表!

成绩来之不易,创业蕴含艰辛。“十二五”以来,特别是2015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既收获了丰硕的发展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启示。主要是:必须把敢于担当作为重要导向。面对新形势,只有豁得出来、顶得上去,才能抢占先机、率先发展。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面对新常态,只有大抓招商、抓大项目,才能拉动投资、提升实力。必须把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支撑。面对新任务,只有力转促调、培育产业,才能提高质量、提升效益。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重要标尺。面对新期待,只有尊重民意、维护民利,才能取信于民、赢得群众。必须把狠抓落实作为重要法宝。面对新要求,只有转变作风、务实重干,才能披荆斩棘、走在前列。这些发展成果和经验启示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鼎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延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朋友们和在延投资的创业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强,稳增长的任务还很艰巨。二是土地等资源路径依赖仍未摆脱,经济结构、产业格局和发展质量不优,缺少大项目支撑,税收增长乏力,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三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保障水平有待提高,供水、供暖、环保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四是转变政府职能还需花更大气力,部分干部缺少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一些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能力素质与形势要求和人民期盼还不相适应,特别是新常态下,少数干部不作为、不愿为、不会为问题依然存在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努力让人民满意!

 

二、“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的发展理念,为我县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强化使命担当,以滚石上山的精神和勇气、科学务实的举措和作为,打好攻坚战、谱写新篇章。

根据县委建议,县政府编制了《延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我们要集中民力民智,完善发展规划,更好指导今后五年的工作。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总引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转变方式、转型升级为导向,以改革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粮食生产核心区、镇(乡)中心区为载体,强力实施创新驱动、工业主导、城镇引领、生态优先、共享发展五大战略,着力提升两大百亿产业集群,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融入新乡市区和大郑州都市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发展空间提升、产业优势提升、文化魅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生态环境提升,加快建设“创新、富裕、文明、生态、开放”新延津,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十三五”时期,延津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实现“两高两低一提升”。“两高”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两低”即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增幅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一提升”即在全省县域经济中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建设创新延津。以我市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更加注重招才引智,深入实施科技兴县、人才强县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研究和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强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一批孵化器、加速器,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业氛围日益浓厚。“互联网+”运用更加充分,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实现新突破。

——建设富裕延津。突出抓好“四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中国中西部(国际)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农”字特色商业区初具规模,“中国第一麦”品牌叫响全国。城乡建设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县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建设文明延津。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县人民自觉行动。坚持依法治县,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政府、信用企业、守信公民。深化平安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建设生态延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以刮骨疗毒的态度和决心治理污染,努力把环境敏感脆弱期变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加速期。加强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秀、气爽、景美”的美丽延津。

——建设开放延津。通过深化与大郑州都市区、新乡市区的融合对接,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坚持以扩大开放“一举求多效”,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实现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大规模对外开放,借力发展,借势发展。

各位代表!

宏伟目标召唤着我们,人民期待鞭策着我们。我们将脚踏实地、不舍昼夜,以横刀立马、舍我其谁的魄力担使命,以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意志促发展,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抓落实,对认准的路子、看准的事情,一张蓝图绘到底、风吹浪打不动摇、不达目的不罢休,努力在结构优化中主动迎战、在动力转化中打造新引擎、在速度换挡中实现弯道超车,开创延津发展新局面!

 

三、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县委统一部署,突出“麦香、槐香、酒香、书香”特色,以“四区”建设为载体,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为动力,全力调结构、扩投资、增活力、惠民生、控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9%左右,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全年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更强的决心推进创新驱动、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县域发展新活力。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破除各种体制机制弊端,汇聚正能量,释放新红利,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拓展创业创新优势。落实和完善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破解农村集体经济融资困境,激发广大农民创业创新活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2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5万人次。加强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合作,谋划建设电商园(创客中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发展,延长农产品供给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稳妥做好县广电网络公司整合,推进有线电视、通讯、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加快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网络健康发展,争创“宽带中原”示范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力争在小麦经济和新型电池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扶持台冠电子公司申报智能制造工厂,新培育2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织申报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3家省级研发中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简政放权,做好上级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工作。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效控制新增结转结余资金。抓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倾斜,加快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稳妥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严格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扎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完成撤乡设办事处和产业集聚区与辖区行政区域管理套合。

优化发展服务环境。坚持以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融资难、用工难、征收难等问题,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积极开展资本运作服务年和金融知识普及年活动,增强社会金融知识,促进金融业发展。研究设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探索政、银、企合作新模式,扶持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向上争资立项,到位上级无偿资金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着力推广PPP模式,加大政策性银行资金争取力度,各类融资达到30亿元以上。大力推进“新三板”挂牌,力争新增挂牌企业2家、发展上市后备企业15家。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探索组建职教集团,健全完善就业培训体系。规范征收管理,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继续坚持县级领导分包、网上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与银行、企业常态交流沟通机制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建设例会制度,注重精准服务,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买强卖、强行阻工等违法行为,切实优化施工环境。

(二)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对外开放、力促产业升级,增创经济增长新优势。强化引资引智和项目建设主抓手作用,把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作为重中之重,补齐经济发展短板。

强力引资引智。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株潭地区和郑州等重点区域,紧紧抓住优势企业战略布局,主动对接国际国内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央企等战略投资者,围绕食品加工、节能环保两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商会协会桥梁作用,主攻产业链高端项目、配套项目和缺失项目,力争新引进2个1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项目、3个5亿元的重大项目;每个乡(镇)至少引进1个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完成市定目标。探索引资引智新模式,积极与北京中节能中咨询环境投资管理公司、广东天地一号饮品公司等在谈项目的跟踪对接,争取早日签约。进一步盘活产业集聚区闲置、低效用地,开展“二次招商”。坚持招商引资工作月通报制度,每季度开展招商项目专项督查,每半年召开招商引资工作汇报会,切实提高项目合同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

紧盯项目建设。一是强保障。深化项目“保姆式”服务,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协调解决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土地征收等问题,全力推进已签约的18个项目尽快落地形成产能,全年至少开工建设1个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实施10个亿元以上的主导产业链项目,提升集群效应。二是抓重点。谋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54个,计划完成投资62亿元,推进千百知饮品等74个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广东雄塑等58个项目竣工。统筹抓好交通公路重点工程,完成省道308石婆固至封丘段和省道227东段拓宽改造任务,保障国道107改线和国道230建设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扎实做好省道227、310绕城和平原路东延的前期立项、可研、土地报批等工作。三是重谋划。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抢抓我市为国家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的机遇,主动对接国家稳增长政策,以现代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等领域为着力点,谋划10亿元以上项目1个、5—10亿元项目3个,1—5亿元项目5个,充实重大项目库,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调优产业结构。坚持“强二优三”发展战略,年内二三产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突出克明、新良、百汇环保、创力新能源等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加快食品加工、节能环保两个百亿产业集群建设,年内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2%、10%。严格落实国家去产能相关政策措施,对不符合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停产半停产企业予以关停并转、兼并重组,实现“腾笼换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和谋划农资物流园、南北速冻中心冷链物流园建设。依托黄河故道原始地貌,整合森林公园、大觉寺、陈玉成纪念馆、酸枣阁、新平川沙藏酒窖等自然和历史资源,开发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有机小麦(高标准粮田)基地四季观光、农家乐体验等旅游项目,挖掘、包装高品质的特色旅游线路,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在“稳、实、快、优、强、惠”上做文章。“稳”,就是稳定农业生产,全力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保持粮食播种面积141万亩左右,增产3%以上。“实”,就是夯实农业基础,开工建设引黄调蓄一期城北调蓄池和榆东调蓄工程、南分干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小型农田水利维修养护等重点项目。新增灌溉面积9000亩、旱涝保收田面积2000亩、节水灌溉面积12000亩、除涝面积8000亩。推进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建设,建立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体系。“快”,就是加快发展生态休闲农业、高端示范农业,依托大豫大美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园、2万亩有机小麦原料基地,着力打造高效生态农区。“优”,就是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适应市场优质化、多样化需求,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强”,就是做大做强农业品牌,注重小麦品质提升,扶持壮大新麦集团,深化与央视等主流媒体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国第一麦”影响力。争创“全国优质强筋小麦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和“河南省面粉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引导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生产基地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惠”,就是落实上级惠农政策,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县级以上示范社130家。

(三)以更实的举措推进内涵发展、提升生态品质,展现城乡发展新魅力。坚持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增强住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突破,着力建设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绿色生态的美丽家园。

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一是突出规划引领。牢固树立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充分发挥规划法定作用和引领作用,全面完成《延津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抓好城区道路、排水、绿化、亮化、供气、供热等专项规划编制。严格规划实施,注重批后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二是增强承载能力。谋划实施产业集聚区经十七路、富民路南段、食品路南段3条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第二消防站和2座垃圾中转站,推进集中供热供气供水。建成特色商业区玉湖综合体,加快推进市民广场、第二水厂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开工建设规划7号路、8号路、西安大道北延、民生路北延等一批市政道路,完成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稳步实施交通局周边、西街综合市场、建文区域等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延棉公司周边、住建局周边、西出市口北侧等旧城改造项目。完成建设路两侧景观改造。开展城关排两侧整治工作,改善城区水系环境。三是提高管理水平。明确城市管理责任主体、管理范围和权力清单,加强目标管理和监督考核,提高城市规范化、数字化管理水平。实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城区基础设施、地下综合管网普查,改造提升城区雨污水管网,提高防洪排涝能力;科学合理设置城区标准化公交站点、生活市场、停车场等,完成城区路灯节能改造;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占道经营等专项治理活动,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全力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用城市理念建设镇(乡)中心区,投资1亿元实施基础及配套项目41个,改善镇区环境。全面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引导居民按规划有序实施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建房20万平方米,入住1000户,旧村拆迁150亩、复垦50亩。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年活动,健全完善村庄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卫生保洁等长效机制,建成32个示范村、85个达标村。

建设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一是大力实施“蓝天工程”。限制大气重污染行业发展,开展餐饮业油烟污染和化工、油漆、包装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完成所有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淘汰所有2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全面实行城区黄标车限行,严查严处过境渣土车辆,严禁沿路抛洒和非法倾倒;进一步强化禁烧工作,严格按照标准加强城区施工工地管理,对城区裸露土地进行绿化或硬化,确保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二是大力实施“碧水工程”。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完善产业集聚区污水管网建设,所有涉水排污企业实现总磷等各类指标全面达标。建立生态调水长效机制,确保文岩渠东竹村、大沙河(西柳青河)黄塔桥等河流出境断面达标。三是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抓好土壤监测,推进土壤修复,实施土壤保护计划。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生态治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四是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推进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建设,重点发展景观林、水源涵养林和各类公园绿地,抓好“沟河路渠”绿化和环城、围村防护林带建设,确保4月上旬完成新造林10380亩、森林抚育和改造2100亩。

(四)以更高的水平推进共建共享、提升幸福指数,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为政之道,民生之本。我们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加幸福、更感自豪,更有获得感。

抓好基础民生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率分别达到98%、100%。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探索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完成榆林、僧固、丰庄、司寨等敬老院新建或改扩建工程,新增养老床位300张,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4张以上。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12个整村推进道路建设项目、12个贫困村科技产业化项目,实现1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再解决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保障广大群众食品、用药安全。

加大教育医疗投入。加快推进职教中心、新区高中、教师培训中心建设和建设路小学改扩建,建成清华园九年一贯制学校,进一步缓解城区大班额问题。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计划,60%的学校完成达标建设任务。继续实施“全面改薄”项目,逐步消除中小学校C级危房。抓好学前教育,启动实施县直第二幼儿园和5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完成县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县医院外科病房楼、2所乡(镇)卫生院病房楼、13所扶贫村标准化卫生室等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投入使用。

强化安全环保监管。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属地管理”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加强安全环保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监管“互联网+”模式,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强化源头治理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宣传贯彻《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损害过错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严肃查处、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全力保障环境安全。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围绕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和平安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全面提升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效能。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和打防犯罪能力。强化消防安全监管,确保全县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加强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完成县乡两级视频接访(会议)系统建设,继续开展依法逐级走访工作,重视初信初访办理和积案化解,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大对违法信访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信访秩序,净化信访环境。积极推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行动。进一步健全处置非法集资、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工作机制,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主管、监管部门一线责任,加强问题处置和风险化解。

统筹各项事业发展。谋划包装集柳编、绣编、书画、年画、老粗布等民俗文化和浓缩景观于一体的震云文化园。强化沙门城址保护,加强文化遗产申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据库建设,打造人文历史文化品牌。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争创河南省全民健身活动示范县高度重视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国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开展工作,统筹抓好防震减灾、统计、史志、档案、人防、邮政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五)以更严的标准真抓实干、加强自身建设,塑造勤廉有为新形象。打铁还得自身硬,干事更需步子实。面对异常复杂的改革任务,我们唯有恪尽职守、夙夜在公,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坚持依法行政,受人民监督。树牢遵法守法第一思维,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完善社情民意办理反馈机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加强监察、审计等内部监督,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坚持于法有据第一准则,落实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严格重大决策责任倒查,确保决策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把握执法公正第一关键,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过错纠偏和责任追究,促进公正文明执法。

坚持开拓担当,对人民负责。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打破思维定式,用创新的举措、市场的手段,在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上取得新突破。把敢于担当作为一种责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既运筹帷幄,又身体力行,在引项目、争资金、保稳定、惠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把比学赶超作为一种习惯,真抓实干、创先争优,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在省市的战略大格局中实现有为有位。

坚持求真务实,为人民干事。坚决剔除“四风”弊病,践行“一线工作法”,扑下身子接地气,真心实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政府工作更加符合实际、顺应民意。坚决防止执行疲软,对确定的各项工作发扬“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精神,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链,做到事有专管之人、时有限定之期、账有硬结之法。坚决杜绝形象工程,奉行“高效率、快节奏、办实事”原则,把好成本关,细算性价比,把有限的财力和资源更多用在民生改善上。

坚持清正廉洁,让人民信任。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尊崇党章,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准则和条例,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坚持建章立制,抓住权力集中的单位和岗位这些关键少数,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发生。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和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责年活动,以坚如磐石的意志和决心,着力整治不作为、乱作为、贪腐谋私、执法不公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以反腐倡廉实效保障发展、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

时代赋予重任,实干成就梦想。延津的发展正跨入新的阶段、步入新的征程。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以劈波斩浪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雷厉风行的作风,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辉业绩,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