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牺牲粮食生产又要发展经济,表面看来,这是一个矛盾。但在拥有"中国第一麦"的延津县,经过几年的努力,小麦已经成为一种雁阵,带动延津经济展翅高飞。”
雁阵,即雁群的飞行阵势,呈人字形。专家认为,这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为它们在飞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且更高更远。
在延津,小麦就是头雁。
“延津县的小麦播种面积是95万亩,传统的种植模式和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广大农民进入小康。这几年,我们就在小麦上做文章,在小麦的品质和效益上比高低,让小麦不离本土就效益倍增。”
目前,延津县的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已突破50万亩,有45万亩的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万亩优质酵母种子繁育基地,还与贵州茅台集团共建了2万亩有机小麦基地。
小麦、面粉、挂面、食品等,围绕小麦加工的企业多了起来。
现在全县小麦面粉业年加工小麦70万吨,小麦专用粉产品40多个,年产高档挂面40万吨,年产速冻食品25万吨。以新良公司、金粒公司、嘉合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企业,该县已组建新乡小麦产业集团,形成小麦产业发展的强势平台,重点实施有机小麦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小麦粉产品升级、主食产业化、休闲食品深加工等重大项目,拉长小麦产业链条,提升小麦产品附加值。
“和茅台集团共建有机小麦这条路子,我们也走对了。”县委书记祁文华说。
“中国第一麦”的品牌形成后,除了茅台集团,酒鬼酒、郎酒、浏阳河酒等企业都到延津县寻求合作。原材料优势加上地处中原的交通区位优势,围绕小麦转换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雁阵。
“有了酒厂,就要生产酒瓶子,还要有包装箱,要有运输,要有劳动力。即便一个小小的商标,就可能带动一个印刷厂。更不要说产业工人的吃、住、行了,这都是就业的门路,挣钱的路子。”祁文华说,这就是一个雁阵。
而有机小麦本身,就需要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的支撑,围绕有机小麦的生产,又形成一个雁阵。
延津县的小麦种植越来越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涌现出了不少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的种粮格局。目前,全县已建成1个国家级小麦新品种示范基地、7个高产创建乡镇、3个万亩高产示范方、13块高产攻关田。
延津县在全国第一家制定了《优质专用小麦无公害生产标准》,这个标准已经被作为河南省地方标准推行。